|
|
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19集力行分享 |
张曙光学长 |
|
长呼人,即代叫,人不在,己即到。称尊长,勿呼名,对尊长,勿见能。路遇长,疾趋揖,长无言,退恭立。骑下马,乘下车。过犹待,百步余。 蔡老师在本讲中讲到生活中一些礼节。中国号称礼仪之邦,时时处处都有礼节。在我国古代设有礼部,专管礼节问题。孔老夫子说过:“不学礼,无以立。”可见礼节对一个人行为处事,在社会上立足是何等重要。 以前,我认为有些礼节,比如鞠躬,是不是太繁琐。通过学习传统文化,我认识到一个人讲究礼节直接反映了个人的思想素养。对他人以礼相待,一方面是对别人的尊重;一方面可以提起自己的谦卑和恭敬。学了弟子规,我也学会了鞠躬。送儿子上幼儿园,和孩子一起向老师鞠躬,一开始觉得不习惯,硬着头皮坚持做。越鞠越觉得这个躬该鞠,把孩子交给老师一天,人家给你教孩子、管孩子,辛苦一天,真的应该感谢。必要的形式可以有表及里,不断强化自己的感恩之心。所以,鞠躬也是越来越自然,和老师再见也向老师鞠躬行礼。你对别人尊敬,别人也对你有礼。刚开始,老师显然也不适应,现在我和孩子向老师鞠躬问好,老师也自然地向我鞠躬问好。 礼仪真的能给人带来温馨,带来温暖,带来幸福的感觉,能够使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。几天前,一位退休多年的老同志去单位办事,怎奈物是人非,在门岗上正不知怎么办,我见此情况,急忙向前,耐心地问询,然后,与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通话,使老人要办得事情得以办妥。最后,又问询一下老人是怎么来的,要不要送他回家。老人很满意,还特意问问我的名字,言语中表达出一种感激。有礼就会让人感到愉快。 昨天,和几位同仁在饭馆吃饭,最后有菜实在吃不完,我就打了包。走出饭馆,碰见一位开电动三轮拉客的老人家。我非常礼貌地问询老人吃饭没有,他说没有。我就把打了包的饭菜送给他,他连说感谢。我又和老人聊了几句,才知老人生活的不易。真的是“厨中有剩饭,路上有饥人”哪。同时也体会出,即使是帮助别人,施舍东西给别人,也要讲究礼节,给人留足尊严和面子。 懂礼节,讲礼仪,是一种谦卑恭敬的人生态度,是对所有的人事物,而不是“低眉折腰事权贵”,正是 “事诸父如事父,事诸兄如事兄”、“凡是人皆须爱”具体表现之一。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